找到相关内容9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: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

    迷的状态的时候,它就表现为一念心;当它在觉悟的状态,它就是中道佛性。因为佛性本身就有心的意味,尤其是在天台的语词来讲,它讲的佛性就有心的意味,所以它有一个概念“佛性真心”。这个在智顗的著作里可以找到。...有点意思。就是说,空寂的本性怎么能产生有效的力量来改造世界?所以纯粹力动与空的最大不同就是,它是一种活动,不是一种真理状态,不是形容真理的状态。我想智顗对“空”有很多批评。在他的判教里,从内容来讲,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954478.html
  • 六朝僧侣诗研究

    鸠摩罗什译:《成实论》,《大正藏》,第32卷,No 1646。  唐.良贯述: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《大正藏》,第33卷,No 1709。  隋.智顗说:《妙华莲华经玄义》,《大正藏》,第33卷,...

    罗文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3954553.html
  • 论天台一念三千

    特色的一个宗派,因其创始人智者大师长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。其教义主要依据《妙法莲华经》,故也称法华宗。  该宗的学统自称是龙树、慧文、慧思、智顗、灌顶、智威、慧威、玄朗、湛然九祖相承。但是,创立天台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3654883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

    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,大正藏第十七册  隋·智顗说: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 隋·阇那崛多译:《佛本行集经》,大正藏第三册  唐·婆罗颇蜜多罗译: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 唐·...

    廖淑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955647.html
  • 本体之性与主体之心如何能合一

    正相,是为无相、无念、无住之意旨所在。  天台心性论的关键在于将“一心”解释为“一念无明法性心”,由此而建立了其独特的性具善恶、一念三千、一心三观的心性论体系。智顗大师认为,心既是“无明”,又是法性;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3255794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建寺文化(2)

    称号。其实日本净土思想的兴盛,则是在九世纪末的藤原时代以后,由于社会上充满绝望与不安,并随著对“末法”思想的焦急而到来的。日本净土信仰的兴起和以后净土宗的建立与天台宗有很密切的关系,天台宗的创始者智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2756171.html
  •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——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

    其最大的困境就在于,“一”如何能生“多”?这涉及到“dhātu-vāda”之结构特征的第三点。华严与天台后学就分别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思路。(笔者认为智顗的学说基本不是延循《起信论》思路的,明确将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3856178.html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1)

    台宗四祖智者大师是继南岳慧思大师之后,圆摄无量法义,大成天台教观,完成一宗体系,对天台法门贡献最大的一位祖师。   智者大师(538—597),法号智顗,俗姓陈,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荆州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956407.html
  • 志磐《佛祖统纪》的学术特色

    1022),天台宗内部因争论智顗撰《金光明经玄义》广本的真伪而出现分裂。晤恩否定广本为智顗所作,知礼反驳之。知礼弟子尚贤、本如、梵臻传承师说,合称“四明三家”,自号为“山家”派:晤恩一系被贬为“山外”派...

    张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157249.html
  • 从《摩诃止观》看“烦恼即菩提”在天台圆教中的意义

    追逐贪欲,实际根本不能做到无碍解脱,此是不得“烦恼即菩提”之真意而住于烦恼海中,执药成病。由此可见圆教中“烦恼即菩提”有其系统哲理,对于妄解“烦恼即菩提”的口头禅者,以智顗的“六即”行位自检,实堪为当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357252.html